【百鄉千村行·面孔】走進壽寧南陽:一座茶香縈繞的鋯鎂新城

· 【第259期】
人物 | 張建龍
職務 | 壽寧縣南陽鎮黨委書記
人物 | 謝巖強
職務 |壽寧縣南陽鎮黨委副書記、
南陽鎮人民政府鎮長
南陽鎮位于壽寧縣東南部,是一座千年古鎮,因背靠南山地勢向陽,而得名“南陽”。這里的三十六個村莊星羅棋布,被稱作“漁溪36村”。自古以來壽寧民間就有“福安好穆陽,壽寧好南陽”的諺語,南陽好,好在歷史悠久,好在人文薈萃,宜林宜農,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南陽。

2019年11月,張建龍來到南陽鎮任職。當時的南陽正好處在發展的瓶頸期:在經濟各方面取得了進步,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困難。2019年以后,壽寧縣重新定位南陽的發展方向,以“三祥”為主導發展產業鏈,文達鎂鋁合金項目、鈉鎂氧化鋯項目、液態金屬等一系列項目先后落地南陽,為南陽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陽鎮黨委副書記、南陽鎮人民政府鎮長謝巖強告訴我們:“南陽的鎮區建設規劃分為三大塊。第一大塊是南部的工業園區,目前入駐了三十幾家企業。第二大塊是北部正在推進建設的寧德鋯鎂新材料產業園,主要容納三祥產業鏈項目及項目下游產業鏈的一些企業。第三大塊,是位于南陽中心的主鎮區。目前南陽鎮通過完善幾條交通干道,將工業區和中心主鎮區連在一起,達到產業帶動城鎮建設,城鎮建設又反哺企業,促進群眾就業,并為企業輸送勞動力的良性循環。我們的最終的目標就是建設一個產城融合發展,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鎮?!?/span>

壩頭村原來是一座邊陲貧困村,百姓的收入也非常低。近年來,通過歷屆的駐村書記的幫扶,開展黨員三帶頭活動,抓黨員隊伍建設、推進基礎設施改造。支部領辦合作社、加強特色產業建設、發展農旅融合吸引游客等一系列措施,原來貧窮落后的壩頭村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美麗畬村。


在鄉村振興中,茶產業一直是南陽鎮的重頭戲,南陽的茶產業占壽寧全縣的四分之一,茶企占三分之一。茶產業是南陽鎮收益面最廣的產業,涉及到千家萬戶群眾的收入。南陽鎮積極響應壽寧縣委縣政府政策,從茶葉品牌的打造、茶葉品種的改植以及茶葉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引導農民改造品種,引導企業打造茶葉品牌,走出一條“以特色茶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目前,南陽有茶園種植面積2.3萬畝,年產量2300多噸,產值2.3億,人均茶葉單項收入達5800元。茶葉生產加工、銷售企業105家,茶葉暢銷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好評。

南陽鎮黨委書記張建龍說:“鄉村振興是農村的長遠之計,不是我們短期的行為。農村的情況也是錯綜復雜,各不相同。我們鄉村振興的總體思路是尊重群眾,因地制宜?!?/span>

本期《面孔》,我們邀請壽寧縣南陽鎮黨委書記張建龍,南陽鎮黨委副書記、南陽鎮人民政府鎮長謝巖強與我們一同走進茶香縈繞的鋯鎂新城——壽寧南陽。歡迎點擊視頻收看!


統籌 / 陳小蝦
編導 / 陳小蝦 鄭力煒
攝像 / 鄭鎮 吳圣錦
剪輯 / 陳宏
欄目包裝 / 孫伏明 陳景平
文案 / 鄭力煒 金文星(實習生)
監制 / 繆洪通
制片人 / 劉巖生
總監制 / 鄭承東
感謝關注《面孔》欄目,如果你的身邊有從事特殊少見的職業或者是有正能量的人、工匠和手藝人、有趣有故事的寧德人(新寧德人),歡迎推薦給我們,郵箱nspmklm@163.com,我們希望不一樣的面孔不一樣的故事能夠讓更多人傾聽!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編輯:陳娥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