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壽寧 | 打造“社區矯正+網格治理”品牌模式
根據省司法廳辦公室、市社區矯正管理局關于開展社區矯正社會化“一縣一品牌”培育工作要求,壽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立足轄區資源優勢,與鄉鎮聯動,打造壽寧縣社區矯正特色品牌。
“網格+調查”
信息互通全覆蓋
各司法所在審前充分發揮網格員對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生產生活及思想狀況的了解,更好地作出評估意見。在開展調查評估時,邀請相對應片區網格員圍繞該對象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后果及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等事項進行調查了解,全方位形成評估意見,有效提升“智”理效能,打造高效能社區矯正“智”理體系。
“網格+監管”
矯正管控全覆蓋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社區矯正對象監督、教育和家屬對社區矯正的理解和支持,各司法所聯合村(社區)網格員,負責掌握轄區內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表現、協助監督管理。通過與網格員聯合監管社區矯正對象,有利于轄區網格化管理,能夠全方位、全面地主動發現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生活、工作、思想等情況,及時提供信息,便于司法所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為提升社區矯正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利于社區矯正對象精細化管理。
“網格+宣教”
普法教育全覆蓋
各司法所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優勢,同時擔任“法律宣傳員”“政策宣教員”,在開展走訪工作時,將遵紀守法的意識傳遞到每個社區矯正對象及其家屬,通過與司法所手牽手的模式開展道德教育、法治宣傳、心理疏導、社會幫扶等活動,對全體社區矯正對象及其家屬上門宣傳政策,開展普法教育,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法律效益。
近年來,壽寧縣大力推動網格管理改革,網格員隊伍茁壯成長,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效提升了該縣基層治理效能。據介紹,壽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為進一步做好社區矯正管理工作,實現“智慧矯正”,把全縣1532多村級網絡員納入矯正小組成員名單中,通過成立社區矯正對象矯正小組,讓網格員化身為社區矯正協矯員,充分發揮他們地熟、人熟、親熟優勢,了解社區矯正對象生產生活及思想狀況,及時掌握其動向,配合司法所開展社會調查、實地查訪、教育幫扶等工作。按照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要求,依托縣網格化社會治理網絡,建立“網格+社矯”機制,積極發揮網格員作用,全面掌握了解社區矯正對象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加強常態化走訪、教育幫扶,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做好安全穩控,破解社區矯正對象教育管控難題,取得明顯成效。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拍客團 社矯局供稿
編輯:林翠慧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林翠慧